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,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。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,积极响应大学生“三下乡”暑期社会实践的国家号召,我们将实践地点放在了我们的家乡——池州市。我们一行九人,八位同学,一位指导老师共同组建了16877太阳集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,共赴池州市杏花村探索文化奥秘。
晓文化精神,悟诗句灵魂
很多人也许和我一样,第一次知道杜牧,还是因为那首《清明》诗。时间回到大唐会昌五年(公元845年)春,著名诗人、池州刺史杜牧在贵池城西秀山门外的杏花村行春遇雨,写下了那首妇孺皆知的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”。在今天的池州城,你会发现这里有两处景点,它们都名为杏花村,一处是4A级收费景区,而另一座则是杏花村文化旅游区。它们虽有不同,但却都与杏花村紧密相关。收费景点据说就是当年的杏花村所在地,而免费的那里据说是当年杜牧问小牧童酒家在哪里的乡野地方。本次实践目的,便是发掘探索在这“一河秋浦水,十里杏花村”中蕴藏的深厚文化内容,学习、感悟和传承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与活的灵魂。
访杏花古村,寻诗人足迹
党的十八大以来,贵池区委、区政府加快推进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建设,如今,“一河秋浦水,十里杏花村”的诗意景观已初步显现,杏花村也已成为贵池乃至池州文化旅游的一张“黄金名片”。春看杏、夏赏荷、秋观叶、冬寻梅……杏花村已成为周边游客必到的打卡点。我们站定在门口,泥黄的墙面上,“杏花村”三个大字,苍劲工整,满目的绿草绿树,声声入耳的知了叫声,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脚下,自是夏意的一角写实。我们先是来到问酒驿,这里便是杜牧作诗的地方,旁边不远处,是杜牧与牧童的雕像,驻足在塑像前,吟诵着杜牧的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”,时间仿佛穿越到公元845年的春天,下着点小雨,杜牧在此游春访客,想在无边的春色里醉一场,偶然邂逅,铸就千古名句。来到白浦荷风,一大面湖水映入眼帘,水面上是摇曳着身姿的荷花,远远的,还能看到巨大的水车哗啦啦的流水声,白蒲荷风、白浦渡、十里路、梅洲晓雪,每一处诗情画意的景点名字都让人神往。我们随后又来到了重建的杏花村古建筑,里面杂草丛生,充满了荒芜的气息;看到了茶楼;到访了为杜牧建造的牧之楼,参观了皖南民俗博物馆,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杏花村的民俗文化,村落文化、茶文化以及诗酒文化等,并从中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。
观池州文化馆,领会文化魅力
为了进一步发掘探索更多的传统文化,我们又前往了当地的文化馆。在文化馆中,我们在各文化社团的同意下,有幸观看了各种文化艺术的演出,同时通过与当地艺术社团老师交流学习,我们对舞蹈文化、诗歌文化以及戏曲文化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在老师盛情邀请下,我们有幸参与当地举办的文化汇演,现场了解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传统文化,其中就包括了池州傩戏、黄梅戏等等优秀的非遗文化,在参观过程中,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惊叹,并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。我们认真学习和体验了当地传统舞蹈、绘画、书法、民乐等艺术形式,并跟随老师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方法。通过亲身参与,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观池州傩艺团公益演出,学傩戏表演形式
再之后,我们又有幸观看了池州市傩艺团举办的公益演出。在观看过程中,我们被傩戏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所深深吸引。我们认真观摩了傩戏表演,并积极参与了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傩戏表演训练。傩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,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形式,我们也同时参观了傩戏艺术展览,学习了傩戏的起源、发展历程以及表演技巧。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,深刻领悟到了傩戏艺术的独特魅力。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、风俗习惯、生活方式、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,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“根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: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,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。”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传承和弘扬了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,也增进了文化交流和理解,提高文化认同和自信心,同时增进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,还培养了我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。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,深入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,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。作为新时代大学生,我们会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,为国家文化的繁荣和保护贡献青年力量。(通讯员:荣菁秋 初审:汪志圣)